【科普】只有认识眼球,才能更好的保护视力
时间:2020-11-26 14:18
![]() 认识眼球之旅 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,是我们获取大部分信息的源泉。大脑中大约有80%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。那么眼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?今天小编就带您认识您的眼球,从而更加爱护它,关注眼健康即可行动起来吧! 视觉器官的构成:视觉器官主要包括眼的附属器、眼球。 ![]()
眼球解剖图
眼球包括 眼球壁 外层(纤维层):角膜、巩膜 ![]()
中层(血管层):虹膜、睫状体、脉络膜 ![]() ![]()
内层(神经层):视网膜
眼球内容物 房水(前房、后房)、晶状体、玻璃体 ![]()
晶状体的结构 ![]()
晶体与白内障 ![]()
眼的正面观 ![]() 方位 面对被检者,可将其眼部分为:上方、下方、鼻侧、颞侧 ![]() 眼的方位图
眼球基本形态 眼球大致呈圆球形(角膜和巩膜的曲率半径稍有差异),其前后径、水平径、垂直径约为24mm,重量约为7.0g,容积约为6.5ml。密度约为1.077g/ml。眼球的前方和后方的几何中心称为前极和后极,连接前极和后极的轴线称为眼轴,与前极和后极距离相等的眼球周线称为赤道部
眼的附属器 ![]() 睫毛 位于上下眼睑的边缘,上睑睫毛多于下睑睫毛,3-5根分为一丛。根部有丰富的感觉神经丛,对触觉十分敏感。平均寿命为 3-5个月。 由于睫毛对触觉异常敏感,故在佩戴隐形眼镜时,若镜片碰到睫毛,容易引起瞬目反应,造成配镜困难。
眼睑 眼睑(eyelids)俗称眼皮,位于眼球前方,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。眼睑分上睑和下睑,上、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。睑裂的内、外侧端分别称内眦和外眦。内眦呈钝圆形,附近一微陷的空间,叫做泪湖,泪湖底上有蔷薇色的隆起称泪阜。上、下睑的内侧端 各有一小突起,突起的顶部有一小孔,叫泪点,是泪小管的开始处。 眼睑组织从前向后可分5层:皮肤、睑轮匝肌、纤维层(睑板)、平滑肌、粘膜层(睑结膜)。 由于上下眼睑对角膜的持续性压迫,可致角膜产生垂直向屈光力较强的散光,称为生理性散光。 眼睑通过瞬目使泪液均匀的展开,均匀的湿润角膜,使角膜面形成良好的光学界面,佩戴隐形眼镜时,瞬目可以使镜片湿润清洁,很好的附着在角膜上。 当眼睑闭合不全时,会引发角膜干燥性溃疡。 上下睑板有高度发育的皮脂腺(睑板腺)埋藏其中,其开口位于睑缘,排出的脂质性分泌物形成泪液的表层,可以防止泪液过度蒸发。 眼睑的过度下垂会形成形觉剥夺性弱视,无法通过光学方法进行视力矫正。
结膜 结膜为透明的薄膜,覆盖眼睑的后面与眼球前面的一部分,结膜分为3个部分1.附着在睑板后面的为睑结膜,与眼睑皮肤相移行。2.覆盖于眼球前部的为球结膜,与角膜上皮相移行。3.介于二者之间的部分称为穹窿结膜,结膜围成的囊状腔隙称为结膜囊。 睑结膜内有多种分泌腺组织,主要功能在于湿润角膜,维持其透明性。 球结膜具有松弛、可延伸性,利于眼球的转动。球结膜下有丰富的血管,发生炎症反应时,球结膜就会充血,俗称红眼。 ![]()
泪器和泪液 泪器分为:分泌部分和排泄部分。分泌部分包括泪腺和副泪腺。 排泄部分包括:泪小点、泪小管、泪囊、鼻泪管。 ![]()
泪腺 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,它就是分泌泪液的器官。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,分为上下两个部分:上部为眶部,也叫上泪腺,较大,形态很像杏仁,大约12mm×20mm;下部为睑部,也叫下泪腺,较小。泪腺有10~12条排泄管,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。在正常情况下,泪腺在白天大约分泌0.5-0.6ml的泪液,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,而在人睡觉时,则停止分泌泪液。
副泪腺 副泪腺是没有神经支配的外分泌腺,它主要分泌基础泪液中的水性成分。由8-12个腺泡组成。
泪小点 位于上下睑缘近鼻侧端,泪小点周围的括约肌纤维有收缩泪小点的作用。
泪小管 起自泪点,为连接结膜囊与泪囊的部分,分为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。上、下泪小管最初分别垂直向上、下泪小管走行,然后近乎以直角分别转向内下方和内上方,彼此汇聚分别开口于泪囊上部。
泪囊 位于眶骨的泪囊窝内,下端与鼻泪管相接,长约10--15mm,上宽下窄。
鼻泪管 位于骨部鼻泪道内,下端开口下鼻道,其内壁附有瓣膜。
泪液的故事 ![]() 泪液(tears)是由泪腺分泌的一种水样液体,在眼球表面形成泪(tears film)。泪液具有复杂的成分,正常的泪液分泌具有屏障、抑菌、杀菌及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,对于保护眼球、营养眼表组织及完善视觉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 泪液由外层脂质层、中层水分、电解质层和内层粘液层三层组成。 通常情况下,副泪腺分泌的泪液足够湿润角膜和结膜,抵消蒸发,只有在附加刺激时,泪腺才会参与分泌。 泪液的日分泌量大约为0.9-1.2ul/min。日蒸发量约为0.85ul/min。 泪液过多会发生一过性视物模糊,泪液过少则发生眼干。 泪液的PH值约为7.54+0.11,稍偏碱性,慢性炎性反应和缺氧会导致泪液酸度下降。
![]() |